为进一步推进成华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三级体系全覆盖工作,加快基层文明实践骨干队伍建设,助推全区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基地)工作更深入基层,提升全区新时代文明实践试点工作科学化、规范化、专业化水平,由成华区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主办,成都市成华区三社公益事业发展中心承办的《2021年成华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立运营项目》骨干培育计划——“共学实践·同城对话”参访活动于5月19日拉开序幕。
第一站:石羊街道府城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
高新区石羊街道府城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以下简称“实践站”),依托府城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建成。实践站始终围绕居民需求,精准对接,让“城市有变化、居民有感受、社会有认同”,并且结合文明实践“14536”工作要求,深入落实组织构架、工作路径、活动开展、队伍建设、品牌项目等各版块内容呈现,发挥和联动社区资源优势,践行新时代文明直接志愿服务精神。
5月19日,成华区各街道、社区相关人员一行30人来到高新区石羊街道府城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进行参访。据相关工作人员介绍,中心有三层,一楼为开放式的服务大厅,以办公空间最小化,服务功能最大化为标准,打造亲民化的社区会客厅;二楼为文化活动室,打造社区居民“易进入、可参与、能共享”的邻里中心和温馨家园,其中免费开设国标舞、声乐、古筝等21类精品培训课程,常态化开展节日民俗和群众性文化活动,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大大提升;负一层设有市内运动场馆,让居民从被动参与到主动参与管理运动场馆,逐步组建了乒乓球俱乐部。引入专业育婴机构运营社区儿童之家,为辖区幼儿提供专业看护和低偿早教课程;另外还设有社区警校、微党校、微调解室、村社之家精准扶贫超市等。实践站结合阵地特色和居民需求,多元融合,精确定位。
在管理和工作路径的探索方面,为确保社区工作的不断深入,实行除两委工作人员以外所有工作人员“两年一次轮岗制”,每一位工作人员可以充分参与和了解实践站的工作流程以及岗位工作内容,从而提升社区工作人员的专业性;其次,府城社区积极探索“党建引领组织化社区动员特色”新模式,激发社会组织能动效应,引入枢纽型社会组织做好社区自组织的孵化培育和自我造血增能培育工作,以组织化方式实现社区居民自治。
实践站共培育器乐、舞蹈、书法、曲艺、儿童话剧、体育、针织等爱好兴趣型自组织39支,动员社区居民骨干人数达500人以上。其次,社区挖掘辖区各类人才,引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建立社区博物馆,提供办公场地扶持创新公司孵化建立青年创客空间,由创业成功的青年人反哺社区居民,增加社区基金池资金,用社区基金解决候鸟老人生活中用餐问题,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第二站:金马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
5月19日,参访团队一行第二站来到温江区金马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以下简称“实践所”),参观学习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如何发挥承上启下枢纽平台作用,统筹和整合辖区资源,逐步探索“一所九站六基地”阵地模式,调动各社区点位共同推进文明实践工作路径等内容。
走进实践所,一股文明新风气息迎面而来。在一楼回廊式的展厅里实践所工作人员用数字化展示屏讲述了关于金马的历史,介绍实践所组织构架、志愿者服务队伍、优秀志愿者项目、企业人才锦集、进取金马人、幸福微笑墙等。置身其中,不仅能感受到浓厚的文化气息,更能感受到一股强劲的文明城市活力。
二楼是文化活动中心,实践所引入6家社会组织,调研居民需求,免费开展各类特色服务活动,这里有图书阅览室、电子阅览室、书画创作室、舞蹈排练厅、民乐团排练厅等常态化惠民服务场所;此外,近年来实践所发掘辖区各类文艺人才,组建了20余支文艺队伍,共同打造金马特色居民文化氛围,其中特色队伍有喜洋洋民乐团、幺妹灯队、牛灯队等,极大地丰富了辖区居民文化生活。
最后陆续参观了三楼儿童之家、露台亲子农场、青少年活动中心、绘本剧场、知识加油站等实践所服务阵地。
实践所通过“志愿招募+社工带头”的方式,孵化培育19支志愿服务队伍,打通了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逐步形成“政府+社会组织+企业+志愿服务队”的工作体系,让新时代文明实践更有深度。同时,融合打造空间,盘活辖区资源,与各类企业合作开展多元志愿服务活动,一粒粒新时代文明实践的“种子”,正以各种方式融入居民群众生活,在金马街道发芽、开花、结果。通过调动社会力量充实志愿服务队伍,让金马人以金马历史文化为傲,让企业反哺辖区居民,实现居民、组织、企业共建共享辖区文化成果。
学员们用心聆听,挥笔书写,在了解到各实践所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上的成果后纷纷表示感受良多,受益匪浅。明白了新时代实践所的工作应深入社区,调动社区居民的主动性积极性共创社区文明。后续将继续前往下一站参访学习,让我们一起期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