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地调研 | 一键get!全区11个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现状(6)
  • 发布时间:2021-05-10 17:00:36 发布者:

为深入推进成华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由成华区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主办,成都市成华区三社公益事业发展中心承办的《2021年成华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立运营》项目,于4月底启动实地调研工作,针对全区11个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开展实地走访调研。

跳蹬河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

第十一站

image.png

跳蹬河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以下简称“实践所”),实践所依托成华区跳蹬河街道综合文体活动中心落地挂牌。据相关负责人介绍,辖区内所有社区均以完成建站挂牌工作,各点位实现了两级组织构架全覆盖,以锦绣社区为示范点,以先建带动后建,完善街道和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点位架构,工作办法和六大服务阵地也在逐一落实。其次,实践所秉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整合志愿服务的力量,拓展志愿服务内容,推动志愿服务常态化、规范化开展。

4月30日下午,调研小组来到跳蹬河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在实地考察调研过程中了解到,辖区内现有党员义工队、高校、医院,青年志愿者等青年志愿者团队62支,总计志愿者8035名,通过培育自组织,扶持草根团体和社工团队等方式,培育素质优良、组织合理、专兼结合的文明实践队伍,为后续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服务活动奠定基础;志愿服务组合志愿服务队伍力量,引进专业的社会组织服务团队,以“专业社工+义工联动”模式开展项目,打造品牌,实现项目化运作;以专业知识融入志愿服务,按志愿者兴趣和专业特长建立文化社团,吸纳专业特长人员,精准对接群众需求,开展爱老、助老等特色志愿服务活动,例如:辖区内便家生活铺、乡愁故事馆、“五彩跳蹬”等品牌项目。

image.png

在双方交流过程中,实践所相关工作人员提出以下几个问题:第一,去年实践所挂牌的时候,依托跳蹬河街道综合文体活动中心已有文化阵地基础,依靠活动中心文化专项资金,将新时代文明实践内容和其他志愿服务穿插到文化活动中来开展,因此实践所难以统筹活动内容;第二,辖区内负责实践所工作人员流动大,专职人员少,兼职人员多,对于新任工作人员全面理解新实践版块内容还需要时间培育,需要专业的指导;第三,实践所阵地打造中展现内容方面还存在不足,调研小组就以上问题逐一作出反馈。

后续,实践所将加强融合思维,以志愿服务为基础力量,增加与社会组织多元化合作,科学指导、链接整合辖区优势资源,探索文明实践新路径。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