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12日,由成华区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主办,成华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成都市成华区三社公益事业发展中心承办,成都市志愿者服务活动中心协办的成华区第三季度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发展思路》在成都市志愿者服务活动中心一楼正能量厅开展,培训邀请到广东青年政治学院教授兼任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理事、国家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广东省社工与志愿者合作促进会会长谭建光教授亲临授课。
谭建光教授
广东青年政治学院教授兼任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理事
国家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
广东省社工与志愿者合作促进会会长
今天小编就带领大家
一起回顾本次培训课程内容
学习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内涵
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特点
发展要求等内容
“1
新时代文明实践“14536”
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印发《关于扎实推进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工作的通知》,就扎实推进500个县(市、区、旗)的试点工作提出具体要求。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应当坚持文明实践“14536”工作要求。
√ 一个目标:传播新思想、引领新风尚
√ 四个定位:学习传播科学理论的大众平台、加强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坚强阵地、培养时代新人和弘扬时代新风的精神家园、开展中国特色志愿服务的广阔舞台
√ 五项工作:学习实践科学理论、宣传宣讲党的政策、培育践行主流价值、丰富活跃文化生活、持续深入移风易俗
√ 三个到位:阵地资源整合到位、体制机制健全到位、服务群众精准到位
√ 六大能力:动员能力、整合能力、引导能力、服务能力、保障能力、创新能力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的主体力量是志愿者,主要活动方式是志愿服务,各地区推进工作的时候,广泛建立志愿服务队伍,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运用灵活多样、创新活泼的方式方法,推动文明实践不断深化拓展,不断提高成效。
“2
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
《中国志愿服务大辞典》介绍志愿服务项目是“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主要是限定时间、限定资源,以提供志愿服务为明确目标的任务。它往往由一系列独特的、复杂的并相互关联的志愿活动组成。”
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的项目,既是志愿服务项目的一个组成部分,就要具备筹划、实施、传播、提升等要素;又是具有特殊内涵的志愿服务项目,要体现传播新思想、引领新风尚,实现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的效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志愿服务项目的培育和实施,既要体现“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也要有利于促进社会文明进步、促进城乡民生改善。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不仅是做宣传、搞活动,而是要创造“可示范、可持续、可推广”的品牌,带动各地区志愿服务的发展繁荣,带动各地区的文明实践活跃起来。
一是可示范。 试点县区以及乡镇、村居的文明实践志愿者,在探索和实施服务项目的时候,要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升项目水平,从一般性、普通型服务走向精准性、有水平的服务,能够在帮助群众改善生活的同时促进思想道德提高、乡风民俗改善。
二是可持续。即不是满足于临时性、一次性的活动,而是要适应社会需要和群众需求,将服务项目深化细化、持续推进。
三是可推广。即能够总结做法和经验,提供各地区参考借鉴,有利于开发更多类型的特色项目。
“3
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及其特点
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的创新,既要贴近新时代新思想,又要贴近基层和群众,做到“亮、活、实、精”,让项目吸引群众、影响群众。
(1)亮——有思想境界,有时代力量
案例
北京西北旺镇大牛坊村(社区)“村民上高楼,思想上台阶”
当农村城市化浪潮袭来,很多“拆旧房、住新楼”,村民一方面免除以日晒雨淋、插秧种田的劳累,但久而久之也感觉闲来无事、空虚无聊。为此,北京西北旺镇大牛坊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因势利导,组织社区宣讲团、志愿队,成立诗社、画社、书法社等,引导村民学理论、学文艺、学技能;开展“诗歌比赛、画画大赛”,编印《诗歌日历》《图画日历》等,将新思想、新理念、新政策、新措施等融入诗歌作品、图画作品、书法作品中,使作品富有思想境界和时代力量。
(2)活——有吸引力、有感染力
案例
秀全大妈——老漂族“传播新思想、展现新关爱、助力微治理”
广州市花都区秀全街道群众之中诞生一支远近闻名的“秀全大妈”志愿服务队,既开展广场文艺志愿服务,也开展社会文明传播志愿服务,关爱互助志愿服务、还参与社区治理志愿服务。
然而,他们在准备参加国家和省市志愿服务项目大赛时,计划介绍“广场大妈志愿者参与社会治理”,项目特色和品牌亮点以及自身吸引力有待提升。我在对他们做专业督导时,发现在这些“秀全大妈”志愿者群体中,有60%左右是“新广州人”,因儿女前来广州花都的园区和企业工作,父母也是从东北、西北、西南、华北等地退休后,迁移到秀全街道居住,成为大家口中俗称的“老漂族”。
为此我建议“秀全大妈”志愿服务队参与项目大赛时,突出“老漂族传播新思想、老漂族展现新关爱、老漂族助力微治理”特色,并作为团队口号大声说出来。这样能够充分体现“秀全大妈”与各地“广场舞大妈”志愿者服务的不同特色、独特亮点,次项目也赢得全国志愿服务项目大赛评委一致赞赏,成功获得全国金奖。
可见,在做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过程中,要善于发现城市社区志愿服务特色,找到吸引力的点,进行策划和设计,按照项目和品牌的要求进行提升。
(3)实——有丰富内涵、有明显实效
案例
王万菊——印苗刺绣,淘宝“工艺店”“民族舞蹈”——价值观、志愿服务
贵州省龙里县洗马镇哪嗙社区,有一支少数民族—“印苗”,为保护“印苗”优秀民族传统文化免遭临失传的危机,二十多年来,印苗志愿者王万菊始终坚持在辖区内一中学免费给学生传授印苗文化、教印苗歌舞、印苗刺绣等民族文化。
近年来,洗马镇结合全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工作,在印苗同胞聚居的哪嗙社区成立“印苗文化传承志愿服务队”,用志愿服务的方式带动印苗文化传承和发展。他们将“印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作为群众致富门路进行拓展,在哪嗙社区成立洗马镇“苗之印”手工业专业合作社,并注册“苗之印”商标,将附近热衷于“印苗”刺绣、蜡染的群众吸收到合作社中来,并组织合作社社员对附近的群众进行刺绣和蜡染技艺进行培训,让他们掌握“印苗”服饰和刺绣、蜡染等各种工艺品加工制作技艺,群众加工出来的产品由合作社统一收购,通过农村电商平台线上销售。
同时,他们还通过在龙里各大旅游景点设置印苗手工艺品销售点,进行线下销售。这样,印苗人既获得好收入、获得好生活,又增强对民族文化、民族工艺的自豪感,在党的关心和帮助下走向美好生活。
(4)精——有专业提升、有品牌元素
案例
吉林省九台区农民文明实践“三字经”——察民情,知民愿,入农户,坐炕沿
吉林省长春市九台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创造和设计了文明实践300字以内的“农民三字经”。面向山区农村、面向千家万户进行传播,具有非常好的效果。所以,他们通过“三字经”传播文明实践思想的方式传播党的声音,“三字经”既有理论宣传的内容,也有文明生活的提示,还有深入乡村社区的志愿服务方式方法。如:
★ 志愿者,帮实践,党领导,不跑偏。
★ 网格化,覆盖全,七平台,来奉献。
★ 察民情,知民愿,入农户,坐炕沿。
★ 需求引,制菜单,群众点,到身边。
★ 能人带,是关键,搞培训,领头雁。
★ 一人带,连成片,种文明,遍人间。
★ 品牌聚,人气敛,群众盼,年年办。
★ 好项目,分类管,抓常态,有亮点。
这些通俗易懂、平白朴实的语言,既能够让文明实践志愿者在群众中朗诵和传播,也可以让城乡群众口口相传。除此之外,充分利用电视报纸、新媒体、自媒体、融媒体、网络等,拓展新的传播途径,也能够让文明实践中心志愿服务传得更广、更受欢迎。
“4
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发展的要求
① 贴近群众需求
② 贴近发展要求
③ 贴近区域特色
④ 贴近组织特点
案例
陕西省临潼区新家园社区“四为”志愿服务“为老、为小、为中、为众”
西安市临潼区新家园社区,通过社区党组织领导、新时代新思想引领,积极探索社区志愿服务“全方位、全覆盖”,提出“四为服务”思路,即“为老、为小、为中、为众”志愿服务模式。其中“为老、为小、为众”是大多数社区都在做的,但是他这里体现“为中”服务,就非常有特色,在这个社区,也会出现老年人为中年人服务的场景,青年人在享受社区福利的同时,主动关爱孤寡老人、提供流动儿童、“双职工家庭”等群体的服务,形成互帮互助的良好场景,因此探索关心帮助中年人的服务,探索关心帮助普通居民的服务。
所以我们在做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工作中,不仅仅要贴近群众需求以及发展要求,更要发挥区域特色以及组织的特点开展。
“5
文明实践志愿服务与各项工作结合
第一、党建引领志愿服务—突出示范性
第二、理论宣讲志愿服务—突出思想性
第三、邻里守望志愿服务—突出互助性
第四、扶困助弱志愿服务—突出关爱性
第五、乡村振兴志愿服务—突出希望性
第六、社区治理志愿服务—突出参与性
第七、生态文明志愿服务—突出共享性
第八、应急救援志愿服务—突出及时性
案例 ①
云浮市云城区高峰街道高峰村围墩自然村志愿者“学党史”宣讲与群众活动
云浮市云城区一个乡镇在一个自然村的广场进行“文明实践学党史”宣讲,安排听众主要是村里的老人、妇女带着小孩。我当时就想,准备再充分的授课内容和课件PPT,都不适应这种最基层的场合。我就临时改变方式,上舞台讲四句话“儿童争当小红星、青年争当活雷锋、妇女争当新红嫂、老人争当夕阳红”,分别讲了四个故事并解释道理。尤其是讲到山东省沂蒙山的“红嫂”用乳汁喂给受重伤的战士而抢救过来,并且将两个孩子送到八路军、解放军部队的故事,村里的妇女和老人特别关注,很有同感。
因此,开展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就是要适应不同地方的群众喜好和需求,多“想法子”,用新颖活泼的形式和内容,让基层群众乐意接受、受到启迪。
案例 ②
南海区西樵镇樵华社区黄伍根——“水上人家”、电线杆
很多年以前,半夜下大雨,黄伍根想起一户“水上人家”——过去因为经济条件困难仍然生活在小船上的家庭,可能面临较大危险。他就一边穿着雨衣跑出去探望和帮助,一边打电话让村书记寻找临时安置的房间。根叔到了小船旁,看到船几乎被大雨淹没,船民两夫妇用捅往外排水却无济于事,痴呆的女儿在一旁束手无策。这时,根叔迅速帮助船民搬运物品,将人和物资转移到岸上,将船绑牢在岸边。与此同时,村书记寻找到安置的房间,也赶过来帮助船民去休息。后来,村改居成为了社区,“水上人家”的居住问题也得到解决。社区书记对我们说,“如果没有根叔这些老党员志愿者的用心和帮助,很多细致的工作与服务难以做到位。根叔他们真正是体现为人民服务的榜样,也带起了社区的良好风尚。”
根叔他们在志愿服务中,既传递党的关心,介绍新政策新措施,也配合社区党委做好思想沟通和排忧解难,将“老旧社区”建设成为温馨家园、爱心家园。可见,文明实践志愿者在深入群众、关爱服务的时候传播党的理论和党史知识,就能够受到更好的宣传效果。
案例 ③
山东省日照市岚山区“红辉暖心”志愿服务——爱心厨房、巧厨娘
“红辉暖心”,寓意党的光辉温暖乡村社区的老人,志愿者的热情温暖乡村社区老人。在“红辉暖心”志愿服务系列项目中,“巧厨娘”志愿服务,即农村妇女义务为孤寡老人、空巢老人做饭菜;“童心有爱”志愿服务,即村里的少年儿童关爱和探望老人的服务等。
“红辉暖心”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具有三重意义:
一是切实帮助广大农村地区的老人。农村老人或孤寡和空巢老人,或是儿女进城务工谋生,每天老人的中午就餐面临很多问题。自己不方便煮,儿女不在家煮,老人往往吃一点剩饭菜,或者饿肚子。“红辉暖心”项目的志愿者,有些是在村里的“暖心食堂”提供帮助,有些是提供送餐到特殊困难老人家里的服务,在解决老人困难的同时,传递了社会关爱与温暖。
二是提供村民参与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的机会,获得充实与感悟。如农村妇女做“巧厨娘”志愿者,发挥做饭做菜的特长,受到老人的夸奖,受到镇村干部的表扬,非常有自豪感。
三是体现新时代的党组织关怀和帮助群众,弘扬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将“红辉暖心”品牌擦亮,吸引农村群众感党恩、跟党走。所以发现文明实践志愿服务传播科学理论、引领时代风尚,不是“空对空”,而是实实在在的关爱、帮助群众过程中体现价值、发挥作用。
案例 ④
湖南凤凰县竹山村“山路崎岖、满山竹子”——农民大舞台
湖南凤凰县竹山村把文艺“套餐”免费送入村、送上门,以文化的力量促进乡村“人居环境美起来、农村小家美起来、乡风民风美起来、文化生活美起来”,鼓励百姓勤劳致富脱贫奔小康,积极探索美丽乡村建设、文旅融合发展、振兴乡村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密码,实现文化惠民全覆盖。
“6
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的专业发展
如何更好推进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工作,我概括为做到“四精”,即“精心服务、精准服务、精细服务、精致服务”。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工作的目的,最主要是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觉悟,凝聚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力量。为此,在激励志愿者参与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在面向城乡社区群众开展关爱服务的时候,就要提高思想引领和感情凝聚,引导城乡群众靠拢党组织、贴近党组织,万众一心跟党走,凝心聚力搞建设。这样,新时代文明实践既能够有效促进本地区、本单位各项工作的顺利发展,也真正实现“传播新思想有魅力、开展新服务有活力、创造新生活有动力”的良好成效。
注:以上图片均节选自课程内容,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需转发请备注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