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是培训,是变身现场!
7月22日,由成都公益组织服务园与赢在生存公益事业发展中心联合举办的"远离烫烫小怪兽"带领师训练营在“山下·文明里”正式启动。一群来自初中生、高中生及大学生的志愿者系统学习了烫伤防护知识、“冲脱泡盖送”急救技能,并通过情景模拟掌握儿童安全教育活动设计方法。
破冰!一颗“认识球”
开场仪式别出心裁!“我想认识谁?”互动球点燃全场! 简单的自我介绍后,一颗特制软球在学员们手中传递起来。规则很简单:拿到球的人,大声说出现场一位你想认识的伙伴名字,然后将球精准投递给他!“我想认识睡睡”“玫瑰”“小邓”……“咻——啪!”的传递声、被点名时的惊喜笑声、找到“同频”伙伴的击掌声此起彼伏。一颗小小的球,瞬间打破了年龄和学校的界限,让“安全守护者”的心紧紧相连,现场气氛热烈升温!大家发现,虽然来自不同地方,但那份“想学习、想守护”的初心,是如此一致!
场景重现:潜伏在身边的危机!
烫烫小怪兽的六种变身状态
“烫伤,远不止是皮肤上的一块红痕,它可能瞬间撕碎一个孩子的欢笑,甚至改变一个家庭的轨迹。”开场那颗传递相识心愿的软球还静静躺在角落,导师王棋已打开“烫伤案例照片”,从一度发红到三度发黑、还有严重烧烫伤带来的瘢痕增生的视觉冲击,让全场瞬间寂静,年轻的面庞上写满了震惊。“这…就是‘烫烫小怪兽’留下的真实伤痕吗?”一位参与者喃喃自语。想要做到预防,首先要知道,到底谁才是生活中伤害我们的“烫烫小怪兽”!
接下来,老师通过情景模拟形式,让所有志愿者寻找家庭中可能会出现的“烫烫小怪兽”。看到图片后大家七嘴八舌讨论起来,看着这些熟悉的生活场景,寻找起来发现原来那么多的危险在身边。
客厅
厨房
“冲脱泡盖送”烫伤急救五步骤
当我们掌握了如何避免这些危险产生和一旦烫伤后应该如何迅速准确的解决,才是最重要的。志愿者们不仅仅需要自己学习了解这些方法,更需要将这些技能传递出去。老师详细讲解了“冲脱泡盖送”烫伤急救五步骤的具体操作,让每一位志愿者必须牢记于心!
常见误区破除:
误区:“涂牙膏能降温消炎?”
正解:牙膏含薄荷仅暂时麻痹痛觉!其成分堵塞毛孔+阻碍散热,医生清创时需用力刮除,加剧痛苦!
误区:“水泡必须挑破才好得快?”
正解:完整水泡是天然生物敷料!挑破后感染率飙升50%!
互动小工具“感温贴”:
温度超过40℃感温贴就会产生什么变化呢?
培训尾声,各小组完成防烫伤服务方案策划,形成具体行动计划。
志愿者们已整装待发,以专业所学守护儿童安全,让防烫知识走进更多家庭,为孩子们构筑平安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