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2-05 16:54
Hi!你是否也经历过志愿者管理的重重磨难?
招募的数番挫折,
人员的动荡离散,
能力的参差不齐,
诚意的随心所欲,
......
志愿者,这样一个光荣的代号,
有时真的会成为一个甜蜜的魔障,
让人摸不着头脑!
想要解除这个大魔咒的你,
请跟随服务园移步本期公益志愿大讲堂
2016年就快要和大家说再见了,由成都市精神文明办公室主办,成都公益组织服务园承办的“开发你的志愿者粉丝”——公益志愿大讲堂于12月2日下午在活动中心开展。小编决定抓住这次机会,趁这最后一个月的时间好好学习,让“万千粉丝”志愿者不再是梦。
本次大讲堂有幸邀请到两位公益圈的女神:北京惠泽人公益发展中心创始人、国家民政部、奥运会、世博会志愿者管理专家翟雁老师和国防科技大学副教授、惠泽人研究顾问专业志愿者ProBono黄爱民老师。60名专业志愿服务团队负责人怀着“万千粉丝的憧憬”参与本次大讲堂。
听翟老师讲话就像听音乐一样享受
专业志愿者ProBono黄爱民老师
时间紧迫还不赶紧看看有哪些我们所忽视的“干货”!
中国志愿者知多少
根据《中国志愿者蓝皮书》相关资料显示在我国9487.5万志愿者中大致可以分为三种:企业动员志愿者3%,民间公益组织动员志愿者42% 和政府动员志愿者55% ,其中民间志愿者大约4000万人。那么问题来了,作为公益组织的我们怎样找到适合自己的志愿者呢?别着急,接下来翟老师就生动地告诉我们怎样找到你要的志愿者。
如何找到志愿者
作为NGO的管理人员,想要找到优秀的志愿者,就是要把自身组织和志愿者个人二者长久的共同成长作为合作的出发点。因此想留住人才,必须要让每一位志愿者发挥出“领袖特质”。其实每个人,当大家进行小的活动的时候,我们首先要给别人一个感觉,每个人都是领袖。
为了让学员们有一个更生动的理解,翟老师让学员们现场随机组成一个小组共同完成高山夺宝的小游戏。我们知道,团队游戏在各类培训中常常出现,它最大的作用不在于游戏本身,而是游戏背后所暗藏的蛛丝马迹——指引行动的个人特质和思维模式。
高山夺宝游戏恰巧属于前者,一个团队中有人负责战略决策,有人负责协助执行,有人负责心理帮扶等。看似轻松有趣的游戏,却是个体特质的凸显。
无论是游戏参与者还是游戏观看者,都有了同一个思考指向。志愿者工作的本质是什么?其实就是团队工作,因此志愿服务活动一定要尽可能的项目化或者团队化。因为当大家有了一个共同的目标的时候,志愿者本身就会自发地形成凝聚力,正如高山夺宝游戏中的小伙伴。
学员们最终“夺宝”成功
学员分析自己在活动中所扮演的角色
而如何找到合适的志愿者,又应该用什么方法粘住志愿者,想必这个问题也曾困扰大家许久。根据两位老师的授课,简单帮大家梳理以下两个重要知识点:
把握志愿者管理的“三个V”:
脑中有VMG——愿景使命战略(组织要干什么,战略方向是什么,业务范围是什么···)
心中有VOP——志愿者、公益组织、受益人(志愿组织管理者要匹配好三方需求)
组织建立一个VMS——志愿者管理体系(建立较完善的管理制度)
粘住粉丝志愿者的四大要点:
志愿者管理与回报的比例最少为1:10的回报。
保证志愿者的在岗位上可以完成自身的学习、成长和发展。
充分提高志愿者个人成长的需求以及认可。【认可】并不只是在志愿者优质完成任务时的认可,更重要的认可是在志愿者错误完成志愿任务时任能认可他,肯定他,与他一起承担责任,帮助他寻找解决方案。
志愿者激励。激励的是志愿者的内在动机呦,千万不要干预志愿者的内在动机,不要让志愿者的原动力朝着相反的方向去努力。
志愿者评估。社会需求→服务岗位→报名入职→服务学习→得到回报→服务成效
其中,服务学习环节是最具有吸引力的。
以上就是本次大讲堂的主要内容。找到合适的志愿者,并牢牢抓住他们,听起来是不是和人力资源管理如此相似呢?公益和志愿服务的人员管理即是人力资源管理,职业化、规范化地解决社会问题,需要也必须借由人力资源所开发的技术解决已有问题。开发合适的岗位,运用科学的选拔管理方式,粘住适合自家机构的志愿者,想来一定不是梦。
加油吧,进击的公益人、志愿者们!